叶尼塞斯克和白令的堪察加探险队
Overview
Reviews 0

叶尼塞斯克是西伯利亚通往远东的主要中转站之一,因此它是所有旅行者的必经之路。白令的两次堪察加探险也不例外。探险队成员在日记上记载,从凯特河上的马科夫斯基奥斯特罗格到叶尼塞斯克,探险队走的是一条叫马科夫斯基沃洛克的陆路。在十七世纪,这条干道通常在冬天使用,交通工具是雪橇。夏天,从马科夫斯基村出发,沿着凯特河的支流和干涸的伏尔克河走两天,到达凯姆河的支流泰雅河。在谢苗·列梅佐夫地图上,乌斯特凯姆村距离叶尼塞斯克六俄里,位于连水陆路的尽头。沿着凯姆河可以到达叶尼塞河。

从白令船长1725年8月写给海军委员会的报告中可以看出:"从马科夫斯基奥斯特罗格出发,他们走的是一条陆路道路,8月21日工作人员带着所有的物品到达了叶尼塞斯克。在离开叶尼塞斯克70俄里后,乘四艘帆船沿叶尼塞河和通古斯河而上,于9月29日抵达伊利姆斯克"。

堪察加探险队中的军官在绘制俄罗斯帝国的第一张详细地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维他斯·白令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丹麦人马丁·斯潘贝格,他指挥了其中一支海上分队,并找到了通往日本的海路。彼得·卓别林少尉撰写了《堪察加探险日志》。阿列克谢·奇里科夫中尉在他第一次前往西伯利亚的航行中,确定了28个天文点。他们首次被用来计算西伯利亚的经度。

摘自阿列克谢·奇里科夫的旅行日记:“傍晚时分,我从马科夫斯基出发,带着53匹马。在车上和驮子上装着货物的有44匹马,还有9匹马骑着。我身边的货物有340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超过五吨半。)跟我一起走的还有神父、测量师、船匠和造桅杆的学徒、2个水手、6个士兵。我们来到叶尼塞斯克,在那里住了18天,在这些日子里,我们弄来了4块木板,并把它们装好。同时,在叶尼塞斯克给我们安排了30个木匠和3个铁匠。就在上面说的8月12日傍晚,我们从叶尼塞斯克出发,沿着叶尼塞河向上游走。”

1734年夏天,在第二次堪察加探险期间,探险队的领航员斯文·拉尔森·瓦克塞尔中尉,即圣彼得号上继白令之后的第二个人,到达了叶尼塞斯克。在遭遇海难和指挥官的死亡之后,是他指挥了海军分遣队,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岛屿上过冬。

摘自瓦克塞尔在叶尼塞斯克的旅行日记:

我们沿着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向凯特河航行,于1734年6月底到达了马科夫斯基村。到达这里之后,因为我们需要从陆路穿越近15英里到叶尼塞斯克,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使用我们的船只。物资的运输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时间的延误,因为几乎不可能弄到所需数量的马匹,更困难的是运输重型和大件货物,如锚、锚绳、大炮等。

尽管已经采取了措施,提前准备了这些马车,并且确实在我们到达之前准备了很多东西,但马车还是不够用,同一辆马车不得不运送两次,这对我们来说当然是极大的浪费。

1735年冬天,探险队学术组的科学家在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格哈德·弗里德里希·米勒教授的领导下在叶尼塞斯克开展了工作。学术组的另一位著名科学家是约翰·乔治·格梅林,他是一位植物学家、化学家和民族学家。米勒和格梅林各自有科学院分配给他们的的独立的任务。米勒参与了档案研究和考古发掘,而格梅林则参与了气象观测、地质研究和稀有植物的收集。西伯利亚研究学术小组的活动持续了13年。

接下来让我们从叶尼塞河开始我们的叶尼塞斯克之旅,并尝试通过白令探险队成员的眼睛来观看这个城市。

Reviews

0.0

0 comments

Provided by

Великая Северная экспедиция

Великая Северная экспедиция

Пройди путь героев XVIII века, сделай новые открытия!